也有不确。罗瑞卿无疑是位叱咤风云,不乏火药味的大将军。但他并非习惯“咬牙切齿”那其实是一段历史的证明,是在井冈山斗争中,被弹打穿腮,重伤之后留下的后遗症。
贺龙是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的人党介绍人,两个人有很的私人友情。程砚秋听过许多关于贺龙的传说,是带着神秘仰慕之情拜会贺龙。两次见面后,就曾大发慨:“我原以为贺龙是脸将军,真是天大误会,将来京剧演贺龙,应该是靠背武生。”
东民巷八号,贺龙等四家人共住一院。看电影是四家片。《五朵金》上映后,贺龙了《五朵金》。第二次到贺龙,仍然是《五朵金》;第三次,还是伍朵金》。其他三家反映了:“老总打一辈仗,偏偏看《五朵金》。”
其实,这才是符合辩证法呢。
第四次片,贺龙只笑不声。于是,大家便都笑了,明白老总的心思,继续放《五朵金》。女儿贺晓明为他计算过,《五朵金》前后看过十五遍。这还没计算外看过没看过。还有《刘三》和《阿诗玛》,都是看了又看。看《阿诗玛》时,曾大动情,两漉漉地说:“唉,我要是在,派一支队,再送她一辆陆两栖坦克,那就好了…”
就是这样一位元帅,他吃罢早饭,踱院,踱向那株海棠树便不足为怪他在树下止步,微微侧仰起脸,凝望那满树开灿似锦霞,久久地久久地不动一动;他的脯微微起伏,呼着的馨香,目光柔和,闪烁静谧无言的愉悦和怜。那是一什么样的人情味?许多人回忆起当时那情那景,都禁不住圈飞起一层红…
“爸!”女儿的叫声中断他赏的雅兴“你看,我把辫剪”
贺晓明立在门台阶上,两手叉腰,作一副木兰从军式的飒之态,那垂过际的长辫果然不见
贺龙喜女孩留长发,喜女儿梳辫。他也会梳,比女儿还懂得梳辫,什么三辫、四辫,脱三、脱四,从大清朝过来的人,不会梳辫就像不会洗脸,是不可能的。女儿几次想剪辫,他都不同意。当年他参加中华革命党,带剪辫;现在为了保护东方女的传统,他几次劝女儿剪刀留情,留下那属于女的大辫。
贺龙眉刚刚蹙起来,转瞬间又舒展飞扬,嘴和睛便都笑成月牙形。这是贺龙的一大特,一笑就“月牙”眉是月牙形,睛是月牙形,嘴也是月牙形:弯弯的,从不会变成圆形。他多数时候不笑声,可能是年龄大了的原因,一笑便生泪,两个拇指替在角抹来抹去,笑得越开心,抹泪抹得越勤。
他走过去,近在咫尺地站到女儿面前,一边笑,一边伸手,不等女儿躲开,那手已女儿脖后面的发,轻轻一持。那折藏在脑后的辫就被拽来“示众”
女儿笑,他也笑,这就叫天之乐。并非每个人都能享受到,更不是每个人都会享受这份乐。秘书来了,受到这份温馨,不忍打断这乐,犹豫几次才提醒:“老总,到该走”
“红旗”车驶海军大院,大院里清洁卫生,秩序井然。那个年代的特就是这样,首长到队,队必定有所准备。理由是“家里来个客人还要先收拾收拾呢,这不能算虚作假”
海军领导都整肃以待,他们不会有贺晓明藏辫时的轻松愉快,甚至也不会有罗瑞卿钓鱼时的随意随兴,他们有三分张二分拘谨再加一分怯意。
这位老总整三军“骂人”也了名。泽东在发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前,曾说:“有些文化人立场就是转不到工农兵一边来,对这些人该骂还是骂几句,不骂就翘尾。”在一次工作会议上,他说:“得找一个会骂人的。”
谁会骂人?泽东自己先笑了:“我看还是贺老总。他敢骂人也会骂人,文化人还都买他的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