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大理寺的官员并不急于上路,却询问他:“你的儿朱暹呢?”
但现实和想象总是有差距的。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当大理寺的官员手持朱元璋的手谕来抓他时,朱亮祖才会那样的吃惊。他虽然手下有兵,却还没有神经错到敢于朱元璋对抗。他十分老实的把自己的兵权,和大理寺的官员一起前往京城请罪。
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)九月初三,朱亮祖与长朱暹被押到了朱元璋的面前,朱元璋没有跟他废话,充分发挥了自己动手的神,上来就用鞭了朱亮祖。侍卫们一看皇帝亲自上阵,士气大振,在得到朱元璋默许后,纷纷开始动手。朱亮祖与他的儿朱暹就这样被活活鞭死。
但朱元璋并不是个规矩牌的
与这群众检举揭发相比,朱元璋肃贪的主要线索来源是他的耳目,也就是我们上面介绍过的检校。这些人遍布全国各地,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上奏,而朱元璋也拿了玩命的神,即使情报送到京城已经是半夜,他也会立刻起床接见。
朱元璋使用了这么多的手段,自己也全力合,说贪污行为应该绝迹,然而情况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不过他并不是最后一个。此后,当廷打死大臣这一明朝独特的现象就此延续了下去。终明一朝,很多直言大臣都被这极端的刑罚打掉了命。
朱元璋对这件事情的理让很多官员胆战心惊。而朱亮祖也在无意中创造了一个记录:他是第一个被当廷打死的大臣。
可以枕无忧了。
话虽如此,但朱亮祖仍然有些不安,他跟随朱元璋打过仗,知此人要么不,要么绝的格。不过同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知县,而自己却是开国大将,御封侯爵,想来朱元璋不会为了一个芝麻官对自己下手的。
朱元璋制定了法律,规定当时的刑罚限于笞、杖、徒、、死五,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这五刑罚,客观来说,在封建社会这些刑罚并不算重。这也是朱元璋考虑到前朝的刑罚过重而的一改。
这下朱亮祖惊呆了,他明白这句话的义。
一路上,朱亮祖还存有幻想,他认为自己劳苦功,只不过杀了一个知县,朱元璋最多是责罚一下他而已,并不会杀他。
“鞭死”二字,细细品位,实在让人胆寒。
杀掉朱亮祖和朱暹后,朱元璋下令将参与此事的恶霸全杀死。他念及朱亮祖有功,给他留了全尸,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,朱暹等人的都被剥了下来,悬挂在闹市,供众人参观,以为后世警戒。
甚至有的贪官今天刚收红包,第二天就会有纪检官员来找他,并将他抓回论罪。其效率不可谓不。
因为朱元璋的人生哲学正是:要么不,要么绝
此后,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越来越严厉,他创造了一个以往封建统治者想都不敢想的政策,即规定普通百姓只要发现贪官污吏,就可以把他们绑起来,送京治罪,而且路上各检查站必须放行,如果有人敢于阻挡,不但要死,还要株连九族!这在中国法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朱亮祖的估计似乎是对的,过了一段时间,始终未见朱元璋有何反应,他终于安心了。
但这一政策的作不,明代的实施者并不多。